煮服倍蜜,峻治缓行,下而和之,以其病势缓急之形既殊,汤丸之制亦异也。又谓专走肌表,不治他病。
一剂而寒热除,再剂而痛减吐止,水声亦绝,七日不发。然病发于阳而误下者,未尝无痞□;病发于阴、而误下之,亦时成结胸。
至于火刑肺金,不得下降,而用二陈者,此又失之疏也。诚能用青龙、麻黄汤于未□之先发之,则汗□两解矣。
虽然太阴论中,太阳表不解,太阴腹满痛,而用桂枝加大黄汤,亦可法也。脉浮紧者,法当身疼痛,宜以汗解之,假令尺中迟者,不可发汗。
上虚为眩,经虚为□,身振振摇,无往而非亡阳之象,所以用真武汪琥曰:或问治不在表,何以方中尚用生姜? 其支者,复从胃别上膈,注心中。